Carcinogenesis:揭示胃癌扩散的分子机制
2012年1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arcinogenesi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利物浦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一种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扩散的蛋白质的产生过程在胃癌病人中是明显被破坏的。 胃癌是全世界第二大常见的致死性恶性肿瘤疾病,这项研究的结果为未来开发新型的胃癌疗法提供了帮助,新型的疗法可以通过恢复蛋白质TGFβig-h3的功能来治疗胃癌。
沈琳:胃癌个体化药物治疗问题与进展
化疗药物的不断进步提升了其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随着人们对胃癌生物学行为及信号传导通路认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等集中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HER2、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VEGFR)上的靶向药物开始应用于临床或进入临床研究。
Cancer Sci:胃癌患者生存独立预后因素Snail
近日,Cancer Sci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中,肿瘤工作者探讨分析了Snail的临床意义,Snail是一种锌指转录因子,存在于胃癌的发展过程中。 为了阐明Snail表达与胃癌细胞肿瘤干细胞样表型和分化状态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采用免疫印迹、RT-PCR技术、实时定量PCR和流式细胞仪技术。
Oncogene:microRNA-7促进胃癌转移的机制
转移是临床上成功治疗胃癌的一大障碍,大多数胃癌患者的死亡率与转移密切相关。近来,microRNAs通过调控多种信号通路已成为影响转移的关键因子。 近日,刊登在Oncogen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证实在高转移性胃癌细胞株和肿瘤转移组织中miR-7的表达都显著下调。
关注胃癌:胃,你好吗?
2月4日是国际癌症日,让我们一起了解胃、远离胃癌。去年,23岁女孩因急性胃溃疡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去世;24岁的女大学生,在考试前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规律的作息方式,加之平日对胃部疼痛的轻视,就诊时已被医生确诊为胃癌晚期;28岁投资银行女白领4月被确诊为胃癌,7月病逝……这些年轻的生命,让人们不禁问——“胃...
Cell Reports:打击幽门螺旋杆菌诱发胃癌的新靶标
来自新加坡癌症科学研究所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IL23A蛋白是胃防御导致胃癌的细菌感染的一部分。这一发现有可能被用来对抗致命疾病。 Yoshiaki Ito教授带领下的研究小组也证实胃细胞生成IL23A需要抑癌基因--RUNX3,后
晚期胃癌患者用Oraxol(R)第一/二期临床研究令人振奋
HanmiPharmaceuticals宣布,在Oraxol临床第一/第二期概念验证研究(HM-OXL-201研究)中采用经批准的药物紫杉醇口服药物Oraxol(R)和对胃肠道极其有效的精选P-糖蛋白抑制剂,这取得了良好的研究结果。
Hanmi和Kinex公布晚期胃癌患者用Oraxol(R)第一/二期临床研究结果
纽约州布法罗和韩国首尔2014年7月1日电 /美通社/ -- Hanmi Pharmaceuticals 宣布,在 Oraxol 临床第一/第二期概念验证研究(HM-OXL-201 研究)中采用经批准的药物紫杉醇口服药物 Oraxol® 和对胃肠道极其有效的精
盘点近年国内外胃癌研究的成果
癌症是全世界首要的死因之一。据世卫组织估计,如不进行干预,2005年至2015年期间将有8400万人死于癌症。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每年新发现约40万胃癌患者,占世界胃癌发病人数的40%左右,胃癌病人死亡率更是欧美发达国家的4-8倍。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预防癌症和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是反复出现的主题。